“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三五”规划的教学建议
2016-05-12 来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页
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要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精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结合教材的内容和要求,将这些精神体现到教学过程中。
一、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十三五”规划深入阐述了新时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强调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倡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要求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十三五”规划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是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既体现为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也体现为国民文明素质的全面提升和人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应多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的角度,多从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角度,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增强践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路径,强调要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道德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生态文明意识。“十三五”时期与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间节点高度契合,也同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紧密衔接。实现“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要求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行为实践、制度保障,增强全社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在教学中,应注重运用丰富的案例、详实的数据,阐述“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成就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实践新成就,帮助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同时,应通过分析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讲清楚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没有改变,帮助学生深刻认识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增强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信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谱写人生事业的华彩篇章。
在教学中,上述内容建议在绪论第三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章第三节“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结束语“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等章节中进行讲授。
二、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教学中,应注重把五大发展理念同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观念,做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先行者。
比如,关于创新发展理念,应讲清楚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导学生培植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做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建议在第二章第三节“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第五章第二节第二目“学生的择业与创业”等教学中集中讲授。
比如,关于绿色发展理念,应讲清楚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必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协调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引导学生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努力做建设美丽中国的践行者。建议在第三章第三节第四目“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教学中集中讲授。
比如,关于共享发展理念,应讲清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引导学生用更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践行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把个人发展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增强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不断为社会作贡献,为人民造福。建议在第四章第四节第二目“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的教学中集中讲授。
三、提升国民文明素质
“十三五”规划明确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强调要实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建议把这些新的目标要求充分体现在教学中。
关于增强国家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对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提出,要始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十三五”规划也明确把增强国家意识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目标任务,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内涵。“十三五”规划还提出,要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加强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建立国家安全体系;坚持“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原则,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巩固和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全民国防教育,强化全民国防观念。上述内容建议在第二章第二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体现。
关于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并纳入国民教育,继承五四运动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发挥重要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培育良好家风、乡风、校风、行风。上述内容建议在第四章第二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第三节“继承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进行讲授。
关于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十三五”规划把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提高全社会诚信水平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强调要加快重点领域信用建设,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加快推进信用立法;加强诚信建设,更好发挥自律、他律、互律作用。上述内容建议在第四章第四节第三目“积极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和第五章第二节第一目“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等章节的教学中体现。
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牢牢把握信息技术变革趋势,明确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同时强调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丰富网络文化内涵,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推进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引导广大青年争当“中国好网民”,倡导网络公益活动,净化网络环境。上述内容建议在第五章第一节第三目“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中讲授,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积极传递网络正能量。
四、坚持依法治国和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依法治国进行了战略部署,其主要内容和核心精神已经在2015年修订版教材中得到充分体现。“十三五”规划从国家层面确认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具体目标任务,体现了党和国家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意图。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强调,法治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法治化环境最能聚人聚财、最有利于发展,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让依法办事蔚然成风。在教学中,要注重把“十三五”规划关于法治建设的部署同教材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加深对法治保障作用的认识,增强法治意识,培养法治思维。
关于法治是发展的可靠保障。“十三五”规划把坚持依法治国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必须遵循的重大原则,强调法治是发展的可靠保障,厉行法治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在教学中,应把上述内容在第六章第四节第三目“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中进行讲授。
关于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十三五”规划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基础上,进一步对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强调要维护宪法尊严、权威,加快重点领域立法,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实施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实现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促进司法公正,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在全社会形成良好法治氛围和法治习惯。应将上述内容体现和贯穿在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中。
关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全面提高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进一步强调,那种习惯于拍脑袋决策、靠行政命令或超越法律法规制定特殊政策的做法,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要更加自觉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依法治理经济,依法协调和处理各种利益问题。上述内容建议在第七章第二节“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第八章第三节“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进行集中讲授。